克服疫情稳就业 浠水将工厂建在家门口

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8-16 19:39:54

  克服疫情稳就业 浠水将工厂建在家门口荆楚网客户端-荆楚网消息(通讯员方俊、张德志)“出门就在车间上班,下班还能回家做饭,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,赚钱又顾家,好得很。”6月22日,在浠水县洗马镇熊山村三兄弟鞋厂车间里,村民吴念念笑着说。在她身边,15位与她一样的村民正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忙着加工各式鞋子。

  34岁的周庆庆是熊山村人,和兄弟几人在福建晋江经营着一家鞋业公司。受疫情影响,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受阻,工厂的工部分是本村老乡,春节过后,工人出不来,工厂生产陷入困境。兄弟几人商量后,决定将鞋厂“搬”回村里,让村民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。

  4月份开始着手,三兄弟将本村停产的饲料厂改造成鞋厂生产车间江南体育,从晋江运回机器设备。5月10日,鞋厂正式投入生产。目前日产网面鞋江南体育、超纤运动鞋、皮革休闲鞋、石墨烯充电加热鞋等300余双,通过线上线下销售,产品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。

  离熊山村不远处的洗马镇罗林村,一栋8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、82名熟练工人、月产工作服近2万件,绿水青山间环抱着的星达顺制衣厂在村头十分显眼。走进生产车间,嗒嗒嗒、嗒嗒嗒……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机杼声,工人们正操作机器紧张有序地生产工作服。

  罗林村是洗马镇重点贫困村,村级经济基础薄弱,村民外出务工者居多。2019年年底,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,车间建好了,可对接发展什么产业,让村党支部方招财犯了难。他积极联系动员在外能人,姜力、闫金智等人响应号召,决定回乡创办制衣厂。

  “我们一直都想回乡做点事,制衣行业我们都比较熟悉,而且前期了解到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外出务工基本在制衣厂工作,也方便我们招工。”厂长姜力说道。

  3月27日,制衣厂开始投入生产,目前带动3个乡镇9个村82名村民就近就业,其中包括30余名贫困户,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。54岁的贫困户华秋红家中因病致贫,目前在制衣厂做缝纫工,“我身体也不好,做不了重活,能在家门口找个事做,工资也不错,我很满意。”

  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,浠水县人社局及时提出了“抓创业带就业、以就业促脱贫”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,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创业能人建设扶贫载体,将生产车间延伸至乡镇村组江南体育、田间地头,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。

  今年上半年,浠水县就业部门大力实施稳就业资金倾斜,对经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,积极促进政策落实。对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基地,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补性补贴;对开展岗前培训的落实培训补贴和生活交通费补贴;对符合条件的基地还落实了一次性创业补贴、社会保险补贴、创业担保。

  目前,该县共发放吸纳就业扶持资金350万元,发放创业810万元,返乡创业补贴2万元,稳岗补贴108万元,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岗位的稳定。